创新创业、一带一路与知识产权
(一)
曾国藩说过,“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力居半,天命居半”。才识与人力天命,历来为古今智者津津乐道。才,与生俱来,识,乃后天学习实践体悟提炼而得,人力,指勤勉付出程度,天命,是天时地利人和总合。办大事与成大事,需尽人力听天命,需有才,更需有识。
知识浩如烟海,皓首难以穷经,知识有分类,也是有分工的,需了解大概,了知脉络,尔后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像武功一样,最终打通知识经络的任督二脉,才可以融会贯通,自成一体,而独步江湖,经世致用。
专题论坛,在浩瀚知识体系的经络中,犹如针对某个节点穴位,组织冲关。“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这一论坛主题,找准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当前国策的关键穴位,很有价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厦门市知识产权局,感谢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感谢林秀芹院长和她的团队为这个论坛的精心组织与倾情付出!
同时,我很荣幸也很高兴参与论坛报告,把自身的工作实践与学习思考向大家做个交流分享,除了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这个主题外,借此机会,我还特别结合厦门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特殊地位,提出一些观点思路,作为探讨,也期待通过这一交流,抛砖引玉,能得到在座的林院长、龙教授、海尔王总监等专家的点拨指教,这将有助于厦门市知识产权局的今后工作规划组织与政策配套。
(二)
首先,我先谈谈知识产权与创新创业的关系,我的观点是,知识产权是创新创业的核心与灵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战略,旨在呼应创新驱动发展国策,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动力与潜力,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服务。这一战略的实施,调动了全社会资源,一时间百花齐放、万马奔腾,也引发了百家争鸣。创新创业是个国家级的系统工程,涉及全社会各阶层方方面面,政府的法制、政策、行政管理及其执法环境,社会营商环境与信用体系,资源要素的配置条件,创新创业者目标方向选择的素质能力,等等,而其中,知识产权要素是核心,包括知识产权意识、理念、思维。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院士指出,“知识产权是国家核心战略资源,是国家竞争的利器和国际斗争的手段”。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知识产权就是核心竞争力。同样的,在双创中,脱离了知识产权,双创将失去目标,失去方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知道,知识产权从它的内涵与外延看,按我国《民法》界定,除了专利、商标、版权外,还包括地理标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传统民间文艺、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共计十二类。
浅显而言,创新要有版权,甚至专利,否则不成为创新,或说创新没有成果。创业要有企业名称,商标品牌,以及自身的商业模式或商业秘密。进一步而言,地理标识,传统民间文艺,植物新品种,都可以成为创新创业瞄准的拓展领域和广阔空间。
分层次而言,遍布全国的沙县小吃,以及进驻联合国大厦的西贝,涉及了商标,品牌,标准化,地理标识,传统民间文艺,甚至制作专利,这些都是知识产权,尽管有些并没有通过申请成为知识产权。
可口可乐,仅凭一个技术秘密以及商标品牌和全新包装,在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2016年全球最佳品牌》报告中,以731.02亿美元,仅次于苹果、谷歌之后,排名第三,超过微软。当然还有其他版本是排名第8和第13,这只是估价标准的差异,但至少说明了对可口可乐这一科技含量低的品牌而言,知识产权所蕴含的特殊而巨大的经济价值。
华为,巨大无比知识产权集合体,是微软、苹果视为劲敌的唯一中国企业。华为创立于1987年,迄今17万员工,其中研发7.6万人,占全员45%。有20个研发中心、45个培训中心、31个联合创新中心,15个海外知识产权分部。
奉行知识产权战略,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2015年达596亿元,占15%,近十年累计超过2400亿元。以技术驱动支撑目标明确的商业策划。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站在巨人肩膀上,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自主创新。实现“研究开发—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研究开发”的良性循环。
迄今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6450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52550件,外国专利30613件,90%以上为发明专利。
实行标准专利战略,加入177个标准组织,并获得183个重要职位,累计提交标准提案超过4800篇。系2G参与者,3G4G骨干,5G(下载一部电影只需5秒)引领者。
2015年销售总收入3950亿元,净利润369亿元。这个概念是什么?相当于厦门24家国企当年的经济总量,超过了厦门的半壁江山。
上升到国家层面,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以知识产权经济为主。从世界科技经济史看,科技和知识产权造就了现代工业文明和世界经济强国。英国是最早建立专利制度的,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迅速崛起成为日不落帝国。之后,以专利为主导的知识产权制度在世界各地逐步盛行,逐渐成为主导新经济时代的核心力量与核心制度,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瑞士、以色列、新加坡,注重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建设,向全球输出标准与知识产权,占据产业链高端,利用标准的排他性和知识产权垄断性,获得高额利润,都是经由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成为科技经济强国。
在知识产权对经济的贡献度方面,2010年,国际组织研究数据,全球主要大公司的知识产权资产占总资产41%,新加坡占50%。2012年,美国商务部发布报告,知识产权产业为美国GDP贡献超过50,000亿美元,占34.8%。2013年,欧洲专利局发布报告,欧盟的所有行业约50%属于知识产权密集型,创造产值约4.7万亿欧元,对欧洲GDP贡献率达39%;欧洲出口产品和服务的90%都属于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
2014年,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27%,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郎咸平曾举过一个著名案例——芭比娃娃:中国投入人力物力土地付出环保代价生产一个10美元的芭比娃娃,美国攫取9美元,中国仅得1美元,这9美元就是品牌、外观设计等知识产权带来的高额垄断附加值。
可见,知识产权经济,就是以知识产权资产为核心要素进行资源配置,以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或服务获得市场竞争力、获取利润,以智力密集型创新产业为标志的新经济,在发达国家中占据核心主体地位。
而如果从反面案例看,如果不重视知识产权,将会有何种后果。这里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国内的贵州微硬盘项目。2006年,曾获六笔国家项目拨款、共计投资20亿元的贵州省微硬盘项目,在上马不到四年后即彻底停产。原因之一是竞争对手日立公司持有的5000项专利技术,已经把微硬盘技术全部覆盖,导致其产品一进入市场就遭遇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产生了8.7亿元不良银行贷款。
另一个是美国的柯达公司。2012年1月20日,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宣布已经提交破产保护申请,拥有100多年历史、在“胶卷时代”曾占据全球2/3份额的柯达走向没落。尽管早在2000年,柯达就拥有2.7万多件专利,但作为感光技术的龙头老大,柯达未能及时跟进数码照相领域的新技术。进入数码时代后,柯达基于传统相机的供应链优势和专利优势也不复存在,最终被新技术产业淘汰。
所以说,知识产权,不仅是经济形式的选择,更是保障企业和国家经济质量与经济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是实现国民经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跨越的特征和标志,必然也必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与灵魂。
在具体工作方面,围绕创新创业,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加强针对性的工作配套,一是在众创空间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二是推行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三是打造若干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及其“一条街”。
(三)
接下来,我谈谈知识产权与“一带一路”的关系,我的观点是,知识产权经济协作区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有效模式。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厦门开展两岸知识产权经济发展试点”作为全国唯一试点。
2015年6月,在“首届两岸知识产权经济论坛”上,我提出了《两岸知识产权经济试点构想》,包括建设两岸知识产权经济试点核心区与协作区。
随着国际与两岸形势变化,厦门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战略支点城市,被中央赋予了新的使命。如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今年8月,在第十一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一带一路与开放发展”高层论坛上,我还进一步就以厦门为核心,建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经济协作区作了初步探讨。
在论坛报告上,主要阐述了“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经济协作区建设必要性、可行性与战略构想。
首先,在必要性方面。
一是探索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建设的新模式。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差异化比较看,改革开放38年,我国主要依靠引进资本和技术发展的局面一去不返,“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走出一条依靠民族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经济新路子。
二是完成国家使命的新路径。中央赋予福建对台使命,从福建与台湾的对比看,两者的产业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相去甚远,其中差异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体制机制上。
三是实现厦门跨越发展的新要求。从厦门与深圳的对比看,深圳地理面积2020平方公里。比厦门1699平方公里多五分之一,以2015年数据看,深圳人口1077万,为厦门386万的3倍,创造了17500亿元的GDP,为厦门3565亿元的4.9倍,财政收入7240亿元,为厦门1001.7亿元的7.2倍,主要差别在于,深圳有一批根植于本土的知识产权企业——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
福建、厦门要扭转局面,快速赶超,不辱使命,全力发展知识产权经济,建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经济核心区与协作区,是突破土地瓶颈,综合利用区位优势与国家政策优势,实现后发制胜的捷径。
其次,在可行性方面。
1.具备政策条件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国务院赋予厦门实行全国唯一的知识产权经济试点。
厦门有望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知识产权强市,以及中央深改组列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城市。
2.具备技术条件
“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基金,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中心,知识产权银行,知识产权投资集团,国际知识产权新城,以及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正逐步方案化,并逐项启动实施。
3.具备需求条件
以强大的政策与模式引力带动需求,共建国内“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经济协作区,实现跨省集成创新、协同创新;进而以巨大的中国市场引力,带动建设国际“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经济协作区。
第三,在战略构想方面。
1.核心区
规划建设国际知识产权新城。
建设强大完备的知识产权经济支撑系统。
建立知识产权产业总部基地。
实行知识产权集成创新后的标准化模式输出。
2.协作区
选择国内外战略合作城市共建协作区。
集中各类差异化优势资源,共同培育核心产业。
通过国内的“一带一路”连接国际“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银行、交易运营中心、投资基金、投资集团,配合亚投行,在知识产权经济领域、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经济协作区发挥作用。
(四)
相关政策建议。
1.立法,全面推行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强市、强县战略。
2.大部制,从体制上解决政出多门,行政资源分散、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3.制定规划,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培训计划,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全面推行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制度。
4.出台政策,包括产值统计、财税分成等政策,鼓励跨省融合、跨国融合、跨界融合的协同创新与集成创新。
5.依托中国历史,文化,人口,地域,军工的优势,实行知识产权全领域经济试点。
(五)
结语
中国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世界和平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依托。
知识产权,必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与灵魂;知识产权经济,必将成为当代中国在今后世界经济大战中,摆脱以往忽略知识产权、牺牲资源环境获取低微的剩余价值局面,依靠民族智慧,以知识产权攫取应得的财富的新经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经济协作区,必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巨大的平台、载体和空间,必将为实现福建厦门与协作区科学快速发展,为加速实现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中国梦,乃至建设繁荣和平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的论坛报告完毕。
谢谢大家!
(作者系厦门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在此,主办方再次感谢卢局长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