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厦门大学知识产权宣传周】董慧娟教授应邀出席高校专利赋能培训活动
来源: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 | 作者: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 | 发布时间: 2025-04-25 | 28 次浏览 | 分享到:

知产院讯 2025年4月23日,福建省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联合厦门理工学院,紧扣“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主题,成功举办“创新筑基,智赢未来”高校专利赋能培训活动。活动聚焦前沿领域,以专业视角剖析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为高校师生及科研团队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助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与人才培育。


图片


期间, 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董慧娟教授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对知识产权法治的影响”主题以典型司法案例为引,深入探讨AI时代知识产权法治面临的挑战。董教授从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背景谈起,分析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知识产权法治的挑战与冲击,包括对创新成果的权利主体、客体及侵权责任规则等,这一点在著作权法和专利法领域尤为突显;随后,董老师结合典型案例,梳理了我国法院早期对智能写作软件所写之物能否构成“作品”以及谁是著作权人等问题的态度,并介绍了新近两起与AI相关的著作权侵权纠纷的裁判要点。她认为,决定AI辅助创作生成物的法律定性,关键点在于人类必须证明其对作品表达施加了特定程度的控制与影响、体现了人类的智力投入,并通过此种投入及影响,形成了可被识别且感知的人类独创性,此种独创性令生成物产生了简单生成物天生所不具备的独创性,此间的人类贡献构成了赋予著作权有限保护的正当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