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知识产权学术沙龙(第11期):林秀芹院长讲授“英文论文的写作技巧及规范”
来源: | 作者:知识产权研究院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17-05-27 | 4359 次浏览 | 分享到:

知产院讯(记者 孙智 报道)2017年5月11日下午,第11厦大知识产权学术沙龙在法学院B221教室举行。林秀芹院长、乔永忠副教授、张新锋副教授、罗立国副教授、王俊助理教授、李晶助理教授、朱冬师资博士后、周璐师资博士后以及在校博士研究生等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期学术沙龙由罗立国副教授主持。

本期学术沙龙由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林秀芹教授作“英文论文的写作技巧及规范”的专题报告。林院长首先分享了自己在海外的求学感受,更多的时间都是在从事写作训练,体会深刻。她指出,英文论文的写作没有固定之规,首先选题很重要,好的题目是成功的一半。

随后,她以Robert merges教授的早期成果“On the Complex Economics of Patent Scope”, Graeme B. Dinwoodie, Rochelle Cooper Dreyfuss, Annette Kur三位教授的合作成果“the law applicable to secondary liability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s”,以及Justin Hughes教授的近期论文“A short histor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relation to copyright”等经典知识产权英文学术文献为例,对英文论文常见的体例结构、写作方法和技巧做了深入分析和讲解。林院长指出,英文论文abstract(摘要)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方便读者的信息检索,在读者不需要通读全文的情况下,通过摘要即可知晓文章的核心,从而能够为读者省略宝贵时间。通常情况下,英文论文一般都包括三个部分,即introduction(引言)、text part(正文)和conclusion(结论)。introduction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存在的问题、拟解决的问题等,通过introduction引出研究的主题。因此,写好introduction很重要,具体写作中应紧扣研究内容,逻辑要严谨,要通过introduction就可以吸引作者的眼球,从而给作者一种进一步阅读的期待。她强调,英文与中文很大的不同就是句型。有的论文写作力求四平八稳,有的则很有讲究。对于初学者而言,从事英文文章的写作,要注意用语技巧,尤其是开篇第一句话非常重要,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进行英文论文的写作,可以采取逻辑分析式,可以由点到面式,亦可层次递进式,体裁没有一定之规,但不论如何,一定要有根有据,用语要准确。

同时,她还指出,知识产权领域可研究问题很多,素材丰富,能够写的点很多,关键在于如何找准切入点,视角和表述都很重要。对于青年学者,要先学走再学飞,首先要做到表述准确、到位,用词上要有讲究,但不要太僵化。国外知识产权大家的文章都做得很实、写得很深,中国学者要多向他们学习。而且,海外的英文期刊更多倾向于功利主义,青睐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因此从事英文论文的写作应多在这方面下功夫,尤其是案例研究,很有价值。最后,她还强调,注释问题也很重要。注释要有根据,引用和标注要恰当,援引英文资料一定要原原本本的引用,英文中的不同符号有不同的意思,切忌不能乱换。

此处学术活动大家收获良多。林院长的报告结束后,参加沙龙的师生围绕英文论文写作的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