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举办“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公益宣讲会
来源: | 作者:知识产权研究院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5-06-27 | 13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知产院讯 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新技术背景下知识产权问题的关注,增强企业等单位在人工智能发展浪潮中的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与保护能力,在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培训(福建)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厦门大学)研究基地于2025年5月至6月在厦门大学举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公益宣讲会。本次活动由厦门市思明区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协办,活动吸引了150余位来自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知识产权相关人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等参加。来自厦门大学法学院和知识产权研究院的8位专家分别带来精彩宣讲。

图片

5月24日(星期六)

知识产权研究院助理教授杨正宇老师以“知识产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生成物归类与保护”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杨老师首先结合人工智能生成流程,分输入、训练、输出三个阶段梳理了知识产权制度受到的冲击或挑战。随后,结合《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相关规定,重点解析了发明人主体、专利权客体、创造性判断、伦理审查等热点问题。最后,针对企业知识产权运营需求,杨老师提出了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归类和识别建议。

图片


法学院丁丽瑛教授围绕“人工智能创作的知识产权问题”主题展开,明确了该主题的四个底层法律逻辑基础,基于此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提出了人工智能创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与争议焦点,依次对人工智能创作成果的利益归属,即作者身份及创作行为的认定问题、人工智能创作的“独创性”与“创作”认定问题、公众知情权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表示提示问题、AI应用中模型训练文本使用或数据挖掘的著作权侵权风险防范与作品合理使用认定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的侵权责任定位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兜底适用问题等进行分析。丁教授指出,AI仅仅是一个新的应用场景,其并未改变规则本身,因此应化繁为简,回归本质。

图片

5月25日(星期日)

知识产权研究院乔永忠教授以人工智能与专利制度的双向赋能、问题挑战、实践探索和对策建议为线索,通过事实与数据诠释了人工智能推动专利制度创新和治理效能等问题,对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间,乔教授还从主体资格、客体范围、审查标准、侵权判定四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图片


知识产权研究院王俊副教授以“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为主题,首先通过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为什么我国做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部署。其次,分析了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的关系。数字经济作为人类通过大数据识别、选择、过滤、存储和使用,实现资源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的经济形态,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领域。最后,提出从资本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劳动力要素质量的提升和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路径等方面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

图片

6月14日(星期六)

知识产权研究院罗立国副教授讲述了人工智能发明的类型、申请、审查和保护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发明人主体资格、创造性评价、26条的规定,并用丰富的案例进行讲解。还介绍了欧盟、美国、日本、南非等国家对于人工智能发明的审查。

图片


知识产权研究院董慧娟教授以“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合规与风险管理”为题,首先对电子商务平台相关知识产权风险的来源、主要样态及现状作了介绍,接着以七起典型案例为实例,如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上发生的专利侵权导致产品下架事件,“水宝宝”等不正当竞争及恶意诉讼反赔涉外案例、膳魔师侵权典型案例等,介绍了企业在应对各种不同知识产权风险方面的策略;在对电商平台及其提供的服务进行类型化区分的基础上,分别对不同阶段、不同主体(如平台、店铺等)各自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及合规要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建议,其中涉及德国外观设计专利过期后的使用是否合法、有无风险等疑难问题;最后,董教授还为AI领域的平台和从业者解读了我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就如何满足标识方面的合规义务给出了建议。

图片

6月22日(星期日)

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林秀芹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为题,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影响入手,首先对我国人工智能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政策及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总结,然后梳理了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主要内容,并对该法案的知识产权条款进行了解读,最后结合典型案例,回应了AI训练使用版权作品是否属于合理使用、AI能否成为作品的作者以及AI生成物能否获得版权保护等人工智能时代下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问题。

图片


知识产权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晶老师聚焦AI知识产权保护核心议题,从生成内容权属认定、侵权判定标准到责任分配机制展开剖析,结合国内首例AI生成图版权案等司法实践,解析技术随机性、黑箱性带来的法律挑战,探讨企业数据合规、高风险IP管控路径,前瞻国内外立法趋势,为行业提供合规与创新平衡的实践指引。

图片

此次宣讲会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还促进了各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宣讲会结束后,许多参会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未来在该领域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同时,他们也对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等主办方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举办。此次宣讲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专业实力,也为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