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知产院走进福建省高院,共研知产司法实践热点与人才培养合作新模式
来源: | 作者:知识产权研究院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5-06-04 | 16 次浏览 | 分享到:

知产院讯 2025年5月29日上午,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林秀芹教授带领研究院教师代表,前往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进行调研,开启司法实践与学术研究深度碰撞的交流活动。

在省高院民三庭,调研团队受到了陈国雄庭长及多位法官的热情接待。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围绕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图片


图片

首先,陈国雄庭长对省高院民三庭近期的审判工作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提及了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新类型、疑难复杂问题。他指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日益活跃,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不断加剧的趋势,这对法官的专业素养和审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后,双方聚焦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法官们分享了我国司法实践中涉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纠纷法律困境,如人工智能成生物的定性和归属、侵权判定标准等。而研究院的教师们则凭借自身的学术研究优势,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剖析。同时,双方还探讨了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引导当事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证据进行有效举证和质证等问题。

在数据确权问题上,双方也进行了深度交流。数据作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其确权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热点话题。法官们谈到了在审判工作中,由于数据的无形性、可复制性等特点,导致数据权益纠纷审理存在较大难度。对此,教师代表们分享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国外的一些有益经验,双方就如何在尊重数据特性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数据确权规则体系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展望了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合作研究方向。

商业秘密保护也是此次交流的重点内容之一。法官们分享了近期审理的几起侵权商业秘密纠纷典型案例中遇到的法律难点问题。研究院的教师们则从商业秘密的法律属性、企业商业秘密管理策略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双方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司法手段强化商业秘密保护力度,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关于商标法修订问题,双方也展开了交流。法官们介绍了商标法修订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关键争议点以及对审判实践可能产生的影响,教师代表们则从法学理论和比较法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双方共同思考如何在商标法修订中更好地平衡商标权利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商标保护水平。

在交流的最后阶段,双方都表达了对未来延续合作传统的强烈意愿。陈国雄庭长表示,省高院民三庭一直重视与高校的交流合作,认为这是提升司法实践理论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林秀芹院长也表示,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将持续加强与省高院的沟通协作,积极探索丰富课题合作、学生培养的新方式。双方希望通过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同举办学术研讨活动、为学生提供司法实践实习机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此次调研活动为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与福建省高院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推动知识产权学术研究与司法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知识产权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将对提升福建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