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知产夏令营】刘孔中教授讲授“亚洲经济环境中的知识产权:寻租亦或市场驱动?”
来源: | 作者:proe70355 | 发布时间: 2015-07-11 | 1725 次浏览 | 分享到:

知识产权不仅是创新,更是核心竞争力。但更多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不必然促进创新,适度的保护才是王道。2015710日上午9:00,台湾教授刘孔中作为本场讲座的特邀嘉宾,出席我院A304教室,为本次知识产权夏令营的学员们带来名为“亚洲经济环境中的知识产权:寻租亦或市场驱动”的主题讲座。


刘孔中教授以中国与印度两大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为样本,深入分析了1978年前后的中国与1990年前后的印度经济发展状况。在他看来,根据对很多公司的实例分析,只有具有较强商业价值的发明才会促使公司继续创新。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过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不有利于创新,反而对国际贸易有消极影响。知识产权是国家政策的产物,而非天赋人权或财产。

同时,针对印度样本,刘教授以Novartis案与Bayer案为例,分析专利战略长远来看是否会影响人类基因方面的公共知识供给。针对中国样本,刘教授则以刑事诉讼法中罪犯重大发明减刑的规定为例,认为知识产权已成为寻租工具。

讲座的最后,针对中国知识产权政策缺乏核心竞争力等现实问题,刘孔中教授提出以新加坡的知识产 权制度作为借鉴,是一个可行性选择。知识产权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并非因为知识产权本身多么具有娱乐性,而是因为知识产权背后所蕴藏的巨大市场作用和经济 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和被发现。实质上,知识产权只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但这种手段和工具往往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刘孔中教授细致的演讲。

(文/陈节节 图/杨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