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午,台湾智慧财产法院法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博士熊诵梅在法学院B137教室为知识产权冬令营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台湾知识产权法院的前景与挑战”的精彩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熊法官首先向学员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世界范围内,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趋向于设立专门化、集中化的知识产权法院?”在几位学员回答后,熊法官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她认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专利的世界,专利事务的复杂性,再加上专利法律制度本身高度的专业性,使得设立专门化、集中化的知识产权法院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接着熊法官介绍了台湾智慧财产法院建立及运行的相关情况,着重讲解了台湾智慧财产法院构建的创新之处。台湾智慧财产法院在数量上只设立了一处,层级上属于高等法院(Hight Court),实行智慧财产民事、刑事、行政三类案件的集中管辖。在三类案件的审级及上诉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民事案件一审及二审都在智慧财产法院,一审由一位法官单独审理,二审则由三位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智慧财产刑事案件的一审放在地区法院(District Court),二审才会上诉至智慧财产法院。不服民事、刑事二审判决的最终将上诉到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不服智慧财产行政案件一审判决的将直接上诉到最高行政法院(Supreme Administrative Court)。与大陆不同,在专利侵权民事诉讼中,当被告进行专利无效抗辩时,台湾无须中止诉讼程序等待行政机关对专利有效性的认定,法院可以根据案件事实直接作出认定。
接下来熊法官就智慧财产案件审理中,如何保证审理科学性的问题进行了讲解。针对法官缺乏技术背景的现实情况,智慧财产法院高薪聘请了一些技术审查官,审理中技术审查官就技术问题向法官提供意见。熊法官认为根据两造的辩论及技术审查官的意见,法官还是能够根据相关证据对技术问题进行认定的,从而保证专利案件的审理质量。讲座的后半段,熊法官也讲了当前台湾智慧财产法院面临的一些挑战。主要集中在智慧财产案件审判的全球竞争上,譬如全球专利诉讼案件中,初次审理的结果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诉讼结果。这就要求初次审理案件的审理质量要有一定程度的保证。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学员们针对台湾智慧财产案件审理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疑问,熊法官也一一做了言简意赅的回答。整场讲座中,熊法官以自己丰富的审判经验向大家完整地展示了台湾智慧财产法院及案件审判的全貌,使学员对台湾智慧财产案件的审理实际情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文/沈俊)